深受笑齦困擾 這樣治療可以笑開懷

 2018-08-27  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

有位49歲林女士深受笑齦的困擾,使得她在人前都不敢開懷大笑,因此到牙科尋求矯治。醫師評估林女士是因輕微的上顎齒槽骨過多、上唇鬆動過大及牙齒略短造成有5mm露齦笑,經由矯正科先進行牙齒矯正,再協同牙周病科進行上唇復位術後,解決了笑齦的問題。經過一年多的追蹤,林女士非常滿意術後結果,她自述現在可以自信開懷的笑了。

改善牙齒排列+牙冠增長術+上唇復位術 專科醫師協同治療

收治這名林女士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林意萍醫師指出,笑齦可能是單一原因造成的,也可能是兩三種原因造成的結果,若是後者,需同時合併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治療,例如由矯正科醫師先改善牙齒的排列,再由牙周病科醫師進行牙冠增長術和上唇復位術。因此,正確地診斷,由專科醫師協同治療,才可達到最佳長期穩定的矯治效果。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7 Mon 2018 11:31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7 Mon 2018 11:31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7 Mon 2018 11:31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7 Mon 2018 11:31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7 Mon 2018 11:31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7 Mon 2018 11:31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7 Mon 2018 11:31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聯合新聞網 2018年8月19日 下午2:24

人人都怕變成無「齒」之徒,近年台灣牙醫界從拔牙治病轉向保牙志業,今年正逢牙醫總額支付20周年,牙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謝尚廷表示,去年牙醫界多守住8萬顆病牙,免於拔除命運,但「保牙尚未成功」,期盼下個20年達成台灣80歲的爺奶能保有20顆自然牙。

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在1995年開辦,牙醫門診1998年7月開始實施總額,是醫界第一個投入總額支付制度,至今已走過20年,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舉辦「牙醫總額20周年」系列活動,謝尚廷提及,目前牙醫總額支付預算為400多億,總額支付精神就是「雙贏」,在維持醫療品質前提下,得以控制財務、不讓健保制度垮掉。

謝尚廷指出,對牙醫界而言,維持醫療品質就是降低拔牙顆數,相較前年拔牙總數,去年全台拔牙數量減少8萬多顆牙齒,意旨有8萬多顆生病的牙齒逃過被拔掉的危機,經治療繼續健康的在患者的嘴巴裡,但他認為國內「保牙尚未成功,牙醫界仍須努力」,希望盡速達成「8020」目標。

「8020」是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在2001年正式提出的一項計劃,希望各國能達成國民在80歲時,至少保有20顆自然牙齒,但至今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成計畫。謝尚廷說,對國人而言,造成需要拔牙的兩大主因是牙周病及蛀牙問題,目前台灣80歲的民眾平均有15至16顆自然牙齒,盼望20年完成「8020」。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今日新聞NOWnews 

記者陳鴻謙/台北報導

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