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高碧蓮/台北報導


 


       一個人健康與否從牙齒就可以窺知,牙醫生表示,三餐飯後潔牙是有效預防蛀牙及牙周病的好習慣,不妨利用牙菌斑顯示劑來測得自己的刷牙分數是否及格,若是沒刷好牙,只要清除掉牙齒上的紅色區塊,就能擁有一口健康齒。


      據口腔衛生調查,一般人常以為沒有蛀牙、不會牙痛、口腔無異味就等於擁有了健康的牙齒,其實要真正達到健康的牙齒還需符合其他要素:包括無牙根蛀牙、無牙齦發炎、無牙齦出血、無牙結石、無牙菌斑、飲食後立即刷牙、無牙菌斑聚積、無牙漬、口腔無異味、齒縫潔淨、琺瑯質堅固等12個要項。


 


   蛀牙、牙齦出血、牙齦發炎的產生大家皆已耳熟能詳,但是你知道什麼是牙根蛀牙、牙菌斑、牙結石嗎?台北市牙醫公會理事長葛建埔醫師表示,牙菌斑在飲食後三分鐘即會逐漸產生,一毫克的牙菌斑即有上億個細菌,是導致蛀牙、牙結石及牙周病的主因。這些警訊肉眼不易查覺也很容易被忽視,需依賴專業儀器才能檢測出來。齒縫不清潔和琺瑯質不堅固,可以牙線和含氟牙膏來加強。


 


   台北市牙醫公會理事長葛建埔醫師表示,三餐飯後潔牙是牙齒保健的最好方法,懂得善用自己的牙膏、牙刷、牙線來清潔自己的牙齒,台灣目前有百分之九十的成年人都會有輕微的牙周病,只有一到兩成的成年人會選擇到醫院接受治療,其實只要養成正確的潔牙習慣,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罹患齲齒和蛀牙症狀。


 


   葛建埔表示,一般民眾習慣在起床之後就立刻潔牙,然後在享用早餐,其實這樣的清潔牙齒方式,無助於做好口腔保健,最好是在吃完早餐後在潔牙,因為這樣才能徹底清除掉留在牙齒內的食物殘渣。


 


   葛建埔醫師進一步表示,在剛剛刷完的牙齒上,唾液中醣蛋白組成的一層薄膜很快覆蓋在牙齒上面,而這層薄膜將會吸附口腔內的細菌,若沒有清除乾淨,這些細菌就會不斷繁殖,最後會導致蛀牙和牙周病。在刷完牙過後利用棉花棒將牙菌斑顯示劑塗抹於牙齒表面,再以清水漱口將多於的顯示劑吐出,將可以發現牙齒及牙齦表面上還會出現紅色的區塊,這些紅色區塊就代表牙菌斑,因此必須在正確的清除掉紅色區域,才能真正將牙菌斑移除。


 


   葛建埔醫師提醒,正確口腔保健觀念及自我檢查的動作常因忙碌而被忽略掉,口腔保健三要素不可少:選對牙膏,含氟牙膏有助減少蛀牙發生、正確的潔牙方式、每6個月定期口腔檢查。如果能確實做到以上三點,就可以達到「2080」(到八十歲還可以擁有二十顆健康牙齒)口號了。




轉自好牙醫


本文的引用網址  http://blog.xuite.net/health2729/Dental/33934971/track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立安牙醫小天地 的頭像
    立安牙醫小天地

    立安牙醫小天地

    立安牙醫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